papaya tsai
6 min readFeb 13, 2017

掌握5個消費心理學概念,讓你知道你逛街時是如何被騙的|5分鐘商學院

一周心得:見證消費者的不理性

「 你覺得,人是理性的嗎? 」

記得在上大學的面試中,經濟學教授問過我這個問題。當時我還極其天真的回答:是。經過大學四年,雖然隱隱約約察覺,其實人並不完全理性,但要舉例子,也只舉得出那種瘋狂三寶上新聞的誇張例子。

直到現在學習了消費心理學,讓我有系統的見識到了消費者極不理性的一面,在5分鐘商學院裡,用一個個案例演繹消費者的矛盾心態,簡直是對過去的我啪啪啪打臉啊~

生活中無處不可見到消費心理學的應用,比如地瓜球一包20,3包50之類的,讓你感覺划算而掏出更多錢(其實根本沒那麼多需求)。作為消費者,就算懂了消費心理學,有時還是挺難逃離他的魔掌,但至少,作為一個賣家、一個電商領域的菜鳥,這時就輪到自己伸出魔掌了!

概念

人們會把同樣的錢,在心裡面,分門別類存在不同的心理帳戶裡。如生活必須的開支帳戶 、個人發展帳戶 、休閒娛樂帳戶、情感維繫帳戶

運用場景

  1. 巧克力:送給愛人的濃情巧克力

-情感維繫帳戶(取代生活開支帳戶)

2. 講座課程:學習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

-個人發展帳戶(取代學費帳戶)

3. 玫瑰與鑽石:愛情恆久遠

-情感維繫帳戶(取代蔬菜、建材帳戶)

個人小結

每個人對每件事的價值認知都是不同的,這決定了你願意在這件事上投注多少金錢。舉身邊朋友的例子,朋友A願意為教育學習的課程花費幾千、上萬塊的金額,卻在買一件500元的衣服時覺得貴而猶豫不決。

觀察市面上廣告活動的行銷語,常常與送禮、疼愛照顧、教育競爭力等詞彙掛勾,為的就是將商品從「個人生活開支帳戶」轉移到價值更高的「情感維繫帳戶」、「個人投資帳戶」,激發顧客去買一些超出本來價值的商品。

概念

表示已經投入,難以回收的成本或花費,包含有形的金錢成本及無形的時間成本

運用場景

  1. 跟客戶收訂金:

即使客戶因衝動購買最後反悔,這時已經先付出的訂金,會成為客戶取消訂單的考量

2. 買東西討價還價:

顧客跟店員討價還價的時間越久,當顧客最後決定不買時,店員考慮到已經花在顧客上的時間成本,會傾向對價格妥協以換取購買

3. 交往多年的情侶分手:

交往十多年的情侶,雖然感情失和爭吵不斷,但想到長期以來在對方身上投注的所有時間和金錢,不願輕易分手

個人小結

面對困難遙遠的目標,走到一半的路到底該不該繼續?投資失利的股票,是不是該趕快認賠賣出?我們在做決策時,不僅會考慮未來,更會受到過去投入影響,這就是沉沒成本,一種非理性的頑固心理

當面臨的局面逐漸走向不利,想避免全盤皆輸的慘況,為自己設定「停損點」,是跳脫沉沒成本制約的一種方式

概念

人們對比例的感知,比對數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。

例如,一份報紙從15漲到25,會覺得漲很多,但一支手機,由6500變成6600的差異卻感覺不明顯

運用場景

  1. 1元換購:與1000元的鍋子、送50元湯匙的方式相比,加1元換購50元湯匙的方式,更容易打動消費者
  2. 價格對比:4G手機定價$8000,8G手機定價$10000,只需要多加2000,性能多一倍,消費者覺得8G更划算
  3. 折扣表示:單價低如書籍類的商品做折扣活動時,會以很低的折數(如66折)表示;單價高如電器產品做折扣活動時,會以實際折扣金額表示(如現折$1000)

個人小結

從比例偏見的概念,很明顯可以發現人是不理性的,人對「絕對」數值並不敏感,需要藉由「相對」數值的比較,才能感覺出優劣。對於自己從事電商業上,可以多加應用比例偏見中的換購、價格對比、折扣表示等技巧,來讓消費者「感覺便宜」

概念

得到的快樂其實沒有辦法緩解失去的痛苦,表示人對損失更加敏感的心理狀態

運用場景

  1. 換購替代打折:消費者想買新手機,但現在的舊機還能用舊,丟掉不用會覺得很浪費,這時推出舊機換新機折抵$1000的方案,會比新機直接折抵$1000,更有誘惑力
  2. 獲得取代損失的表述:商品如果需加收60元的運費,可能觸發消費者厭惡損失的心理;如果一開始就將運費加到產品價格,自取還可便宜60元,消費者會覺得賺到了
  3. 無理由退換貨:提供消費者7天無理由退換貨,不僅能讓他們安心,更因為損失規避心態,一旦拿到商品,除非品質有問題,否則不願輕易失去

個人小結

從工作中得到的心得,我覺得就可以用損失規避來解釋:答應客戶的deadline,最好是抓一定可以完成的保險期限,比如本來預估3天可以完成的工作,會跟客戶說5天,這時候如果在5天內完成,客戶就會覺得超乎期待賺到了,十分開心;反之,如果一開始說3天,結果delay一天,這種失望、受到損失的感覺,會造成更加強烈的痛苦。

概念

消費者對產品價格不確定時,會採取兩種重要的原則,來判斷這產品的價格是否合適。一、避免極端。二、權衡對比

運用場景

  1. 銷售較高價位的商品:$6000跟$8000的手機,大家可能都買$6000的那款,如果希望賣$8000的手機,可以再推出一款更高價位$12000的手機
  2. 銷售$3000的體檢產品:要體現商品的價值感,可以這樣說:「你願意一年花$30000來保養車子,為什麼卻不願意花$3000來保養自己呢?」

個人小結

消費者並非是對商品成本付費,而是為商品的價值感付費。他更在乎的,不是商品的絕對價格,而是相對價格。一件商品要讓消費者「感覺賺到」,這時就需要倚靠價格錨點(個人俗稱綠葉)來襯托你的實際目標(紅花)。

個人比較有感的是薪水議題:現在社會普遍的新鮮人公道價大概在28k,這就形成了價格錨點。導致聽到老闆開26k~30k都會覺得在合理範圍,甚至如果開30k心中還會暗暗雀躍。可事實上,當你的情緒還在為了+2k、-2k這件事被牽動時,真正有能力的人,他的目光早就放在35k、40k以上。有一陣子,我自己也對比別人少幾k這件事耿耿於懷,但現在我已經看開了(放棄對這座島抱有希望),知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糾結1、2k上面,而是為更長遠的目標努力、有一天爬到更有流動性的環境。